文/马国玲
“作风就是效率,效率就是效益”这是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信任董事长张永利提出的观点。一年多来,西矿集团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一举打破了连续多年亏损的被动局面,实现了逆势而为,破冰迎春,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事实证明,作风建设的转变,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成正比,好的作风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效益价值。
以上率下转变作风,员工高效共创辉煌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集团党委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抓手,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抓好管党治党工作。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加快作风转变,严于律己、勇于担当、以上率下,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为尽快实现“扭亏、脱困、增盈”,张永利董事长率先垂范,他说:“领导干部多点辛苦,基层员工多点幸福”,工作时间调整到从早晨7点到晚上8点,公司领导也积极响应。今年以来,主要领导经常放弃节日休息时间,到基层看望慰问一线职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现场工作次数超过50次。领导干部和机关人员加强对基层的服务与指导,采取分片包干形式,重点抓学习、抓作风、抓落实、抓业绩,机关人员下基层400余次,彻底改变了以往官僚作风。为进一步提高会议质量与效率,缩减基层审批程序,公司改变会风,采取分类分层管理,确定会议重点范围,每周一召开的生产经营例会、周六召开的集团党政联席会、股份公司董事长办公会也已成为固定。
公司上下周六自愿上半天班已成为常态,基层单位继续发扬务实、奋进的工作作风,也自觉主动在周六进行奉献,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干事创业,满怀激情,乐于奉献,责任心与执行力显著增强,工作作风得到根本好转。
作风在基层转变,效率在一线提高,比如基层主要领导以前“满天飞”,在一线的时间少,现在与员工同吃、同住吃、同坚守;锌业公司领导干部与基层职工干在一线,吃在一线、住在一线,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项目一次性调试成功;西矿建设在海湖综合体项目住宅楼工程从开工到喜封金顶仅用了7个月,较原计划工期提前45天;盐湖旅游景区升级改造中,在外人看来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西矿人却用“信念、忍耐、严实、创新”的信念与高地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仅用 8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了景区的提档升级,确保了2016年6月1日的如期开园;锡铁山分公司仅用26天完成了采矿队伍的交接及出矿;玉龙铜业公司碎磨系统、3000吨扩建从施工到运行投产仅用了4、5个月;西豫公司电铅系统技改稳步推进并实现首次盈利,大梁矿业加强管理,实现了历史首次盈利;盐业公司干部职工,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重安全、保质量、争时间、抢任务、战风沙、斗严寒,坚持不间断生产,实现了日产量、单班产量屡创新高,不断超越青海盐业历史最高记录;锂业公司攻克高镁锂比盐湖提取锂盐这一世界性难题,抓住市场机遇,2016年碳酸锂产品创造利润3.7亿元;镁业公司高纯氧化镁产品,填补国内氢氧化镁高端产品空白,高纯氢氧化镁产品远销国外。等等。职工的作风转变了,企业形象改善了。
精干高效提心振气,与企业共享喜人成果
面对公司机构层级设置较多,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低下的弊端,集团通过优化机构设置、理顺工作机制、加强经营管控、落实责任要求等措施,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对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瘦身”,提高工作效率,打造精干高效的职工队伍。
一年来,集团公司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在集团公司“巩固提升”、“壮大发展”、“突破创新”三大战略举措的指引下,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干事创业,满怀激情,乐于奉献,责任心与执行力显著增强,工作作风得到根本好转,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公司全面开展管理创新和降本增效工作,健全完善各项制度138项,增强企业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其中,通过盘活处置闲置房产回笼资金1.4亿元;盘活存货减少资金占用4亿元;公务车辆总数由352台精简到150台;加大应收款项清收力度,清收各类非正常应收款项4.96亿元;严格实行招投标程序,实施工程项目预算三级审核制度,审核工程项目较预算投资节约1.78亿元,各类生产辅助材料价格全年降幅达20%以上。
2016年,在有色金属行业亏损面高达45%的大背景下,集团公司通过改革薪酬体系,普遍增加了职工收入,人均增长超过10%以上。特别是盐湖化工板块中,锂业公司较2015年员工薪酬人均提高500元左右,盐业公司人均增幅18%;在处置僵尸企业中,公司采取技能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对上千名职工进行妥善安置,没有让一名职工下岗;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另外还推出了在保障职工专项体检项目之外,出台为每名职工增加700元体检补助政策。干部职工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重新树立起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共谋企业发展商机
集团公司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产业“1+N”模式, 进一步突破创新朝阳产业,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发展新业态,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格局和发展优势,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重新焕发企业活力和生机。
在商机面前,采取诚信为本、雷厉风行的作风,抓住市场主动出击,给企业带来了不菲的受益。如8月26日青海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和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金融推介会,西矿集团与6家银行签署了310亿意向业务合作协议;青海昆仑胡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设立,从胡杨林项目考察调研到项目确定,只用了4天时间。项目考察初期,张永利董事长一行驱车800公里,在凌晨4点抵达格尔木后即刻实地考察胡杨林景区,并向格尔木市政府汇报该市的旅游资源现状,格尔木市政府被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感动,将该项目交给西矿集团。这些成功的背后,无不来自于公司大刀阔斧开展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管理措施,无不来自于公司作风的转变和干部职工的凝心聚力,无不来自于公司形象的重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认可。
公司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内部刊物、新媒体等载体和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如每日一期的微信制作发布,通过广泛宣传公司发展成果、人物典型、先进事迹,展示了企业良好形象,拉近了基层与总部、员工与领导的距离;挖掘《先锋微故事》《我和车间这一年》等一系列基层一线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如精准扶贫工作中,派驻大通县麻家庄村的第一书记杜胜同志运用娴熟的财务管理知识,利用仅有的10万元扶贫周转资金,带领乡亲们迈开了种植中药材当归的坚实步伐;派驻果洛州甘德县的姚鸣亮同志,在条件艰苦、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发挥技术优势,协助当地的一家酸奶厂投入生产,并创造了当年盈利10万元的优异成绩等,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形象展示和传递企业好声音与正能量,企业新形象屡次在中国矿业报、有色金属报、青海电视台、青海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上多次宣传报道,集团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以及行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确立,大大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创造性,提振了士气与信心。
人心齐泰山移。我们相信,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公司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西矿集团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内树信心外塑形象,二次创业再铸辉煌”这条新的长征路,做优做强做大企业,为民族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