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青海日报】麻家庄村的致富“账单”
作者:
2016-11-30

  十一月,天气渐寒,草木枯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麻家庄村的田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修整田地、松土除草、拾掇坡地,农人的身影忙碌在田埂间。

  “农闲却不闲,这是为什么?”

  “你可不知道,去年,省上派来驻村工作队以后,我们村走上了祖祖辈辈走都不敢走的一条路,那就是大规模的开始种植当归。前几个礼拜刚采挖完,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卖了好价钱,现在趁着农闲赶紧拾掇拾掇田地,盼望着来年种出好当归,还能卖上好价钱呀。”村民李守梅高兴地说。

  身居脑山地带的麻家庄村山地较多、自然条件差,没有集体经济也没有产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务农,是个典型的“空壳村”。祖祖辈辈守望的一亩三分地仅用来糊口,收成好的一年还能往外销售,但也卖不了多少钱。去年十月份,源于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派驻村干部的到来,让昔日里只靠“老三样”吃饭的贫困村换了一种“活法”。

  气候寒凉、海拔较高,这是无可改变的自然现实,但恰恰是这一气候特征适宜当归种植。据“第一书记”杜胜介绍,驻村以来,工作队经过多轮实际调研和寻访民意,决定在农民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上做产业发展的文章,即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在原来的“老三样”的基础上新增当归种植面积。

  “种植当归具有投资成本较低,见效快,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特点,且周边地区也有种植当归的先例,就算是尝试,也要先走一步。”杜胜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和工作队成员运用多年从事集团财务管理的知识,利用仅有的10万元扶贫周转资金,迈开了种植当归的第一步。村中党员带头成立了大通县禾辉多种农业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按照每户两亩(0.134公顷)的标准,发展当归的规模化种植,全村实际种植37.5公顷,73户的贫困户中除了没有劳动能力的4户外均参与种植。

  “把当归种植作为村里的产业发展,这对我们工作队来说是第一次,对于村民来说亦是头一次,不仅要种成功,而且还要考虑市场风险。”选好产业后,杜胜有些疑虑:“谁都没有大规模种过,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带着疑虑,驻村工作队与西宁市教育考试院进行沟通,聘请了青海大学段晓明教授承担当归种植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解决了当归种植的技术核心问题。

  如何选种苗?穴孔挖多深?怎么铺覆膜……段晓明在平时的授课中将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理论知识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种植当归,结合村民的具体问题用群众知晓、明白的语言把技术核心传播到每一位村民心中。同时还把编制的《中藏药技术手册》印制成漫画、彩页等册子分发给村民,以便村民看得懂、易操作。

  “经过技术指导后,大多数村民很乐意用现代化的种植方式种植当归,有时候我不在村里时还经常打电话咨询。从秋收的成果看,亩产能达到700公斤左右,在我们省上来说已经算是中上水平了。”段晓明说。

  “同样是一片地,以前种的小麦、土豆和油菜籽除去自己吃的一部分,剩下的最多能卖2000元钱,如今,种了当归以后亩产700公斤左右,一公斤售价18元,能赚1万多元钱。今年采挖的时候,收购商是直接来地里收购的,边挖边就变成现钱,今年我种地的收入比我丈夫在外面打工的收入还多呢,明年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 说这话的是村里的贫困户麻迎莲,见到记者后她高兴地分享起丰收后的喜悦,给我们算起了这笔“致富账单”。

  麻家庄村用1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优质当归,全部被抢购实现销售收入403.2万元,扣除当归种植成本及种油菜籽收益,农户增收30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22万元的好成绩。

  距离麻家庄村脱贫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了能增加乡亲们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驻村工作队考虑着下一步要围绕“种植养家、养殖发家”的产业发展目标,继续做好中藏药规模化种植,计划种植67公顷的当归,培育2公顷当归育苗,突破育苗瓶颈,解决网购苗种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同时再培养2—5名当归经纪人,解决农户收入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的问题,条件成熟时推动养牛小区产业化发展。

(原文刊发于2016年11月29日《青海日报》第二版)

热点推荐
  •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宣言书、动员令、集结号。细读报告中的这些“关键词”,无不说到了西矿人的心坎上,更加坚定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信心与决心,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锚定党的二十大关键词,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西矿力量。本期专栏,用一组海报分享西矿人眼中的“二十大关键词”。
  • 漫漫征途忆峥嵘岁月,声声嘹亮颂百年初心。6月26日,集团公司党委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欢歌新时代、颂歌献给党”红歌大传唱活动。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内蒙古、海南、北京等地,西矿近千名党员干部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跨越千里,同心、同愿、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饱满的热情、嘹亮的歌声、激昂的旋律,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献上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美好祝福。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6月26日,集团公司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激励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凝心聚力走好西部矿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讲话,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白永强宣读表彰决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威主持。
  •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新春佳节是万家灯火、阖家团聚的喜庆日子,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生产安全平稳运行,舍“小家”、为“大家”,奋战一线、恪尽职守,以忘我的奉献精神,书写着西矿人的责任与担当。
  • 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藏东高原,来自全国各地20余家参建单位,上万名建设者,战严寒、斗风雪、抗高反,历时短短20个月,完成玉龙铜矿改扩建工程建设各项任务,目前生产启动仪式即将举行,让我们通过一组现场图片,带您走近西矿“一号工程”。
  • 有一个光荣的身份叫共产党员
    有一个庄严的仪式叫入党宣誓
    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叫“我是党员我先上”
    有一份郑重的承诺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 为全面确保玉龙铜矿改扩建工程顺利投料试车,玉龙铜业动员协调各方施工力量,严格按照“五增措施”,持续增加作业人员和装备,分批抽调公司员工配合参建单位,参与到供水、供电等项目人员紧缺的施工现场,在保障施工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党员示范岗、青年突击队作用,掀起协力追赶工期冲刺热潮。今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看看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 6月30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召开纪念建党99周年暨庆“七一”表彰大会,激励和动员公司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深入推进“三大变革”,奋力开创西部矿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白永强参加,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威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