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新华社】青海茶卡盐湖旅游井喷式发展的背后
作者:
2017-11-29

  一个工业盐湖何以成为热门景区?  

  ——青海茶卡盐湖旅游井喷式发展的背后 

  新华社11月29日西宁电(记者 邓万里 王金金)  从几万游客到超过270万人次,被誉为中国“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几年间变身网红景区,已成为游客到青海旅游的必到景点之一。

  作为一个工业盐湖,茶卡盐湖何以成为热门景区?旅游兴起对周边群众的带动效益如何?景区服务质量如何同步提升?新华社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打响中国“天空之镜”旅游品牌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湖面海拔约3100米。由于湖面结晶盐层上卤水的反射,在蓝天白云和远山映衬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镜面效果。

  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前,茶卡盐湖因盛产大青盐而闻名。旅游业则总体发展缓慢、规模较小,2012年游客仅5.42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迅速兴起,茶卡盐湖因其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声誉逐渐被传播开来。

  2013年,一条题为“何必去玻利维亚,这里的天空之镜美到哭”的微博在网上引起关注,茶卡盐湖“一夜爆红”,而后陆续被网友评为“人生必去的地方之一”“中国最美星空之一”。

  企业和政府看到了旅游开发的机遇。2015年,西部矿业集团会同海西州对茶卡盐湖旅游开发进行市场调研,决定要打造“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的旅游品牌。2016年,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景区开发和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了茶卡盐湖的知名度,游客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6年接待游客195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50%;今年旅游人数已突破276万人次,较去年增长38.4%。

  业内人士表示,茶卡盐湖的旅游兴起,打开了柴达木盆地旅游的东大门,完善了甘青大环线旅游线路,今后将在“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格尔木—敦煌”旅游环线中扮演重要角色。

  4000余高原农牧民吃上“旅游饭” 

  茶卡镇共4100多人口,以蒙古族、藏族为主。记者采访了解到,茶卡盐湖的旅游发展,打开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新路。

  巴音村原址距离镇区20公里,群众生产生活较困难。2013年,当地政府将巴音村35户113人整体搬迁到了镇区。

  村民施发忠说,过去主要靠种植小麦、青稞为生,25亩地一年下来只能收入1万元左右。搬迁到镇区,政府补贴10余万元自己出5万元,建起了12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施发忠把家里的几个空房间装修成了家庭小旅馆。“8个房间20个床位,在旅游旺季每天爆满,一年下来最少也有8万元收入。”施发忠说。

  茶卡镇党委书记白成虎说,目前全镇市场主体达558户,2015年以来新增330户,旅游从业商户占80%。景区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其中仅家庭旅馆就已达200余家。

  记者在茶卡盐湖景区出口处的集装箱旅游集市看到,近百个统一规划的摊位上摆放着土特产、盐雕工艺品、衣物饰品等商品,游客络绎不绝。

  为了反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和地方政府明确了“产城融合、景镇一体”的联动机制,游客游在景区、吃住在镇区,实现了景区与社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旅游火爆倒逼景区提质升级 

  记者采访了解到,茶卡盐湖在旅游旺季也存在交通拥堵、住宿紧张、管理滞后等问题。

  青海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茶卡盐湖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工作,旅游公司和当地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在景区开发建设中的权责关系,形成工业生产和旅游经营分离,旅游产品和工业生产相互关联、各具特色、互相支撑的发展格局。

  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是第一要务。2015年10月,景区进行第一次闭园整治和改造升级,投入3.2亿元完成了涵盖基础设施、市政管网、智慧旅游三大类别60余个单体工程。

  2016年10月,景区进行第二次闭园建设,新建了停车场、观光小火车、航道码头、观光塔、旅游公厕、污水处理厂等十余个项目。

  在生态修复上,茶卡盐湖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记者在现场看到,盐湖周边的大片荒漠已进行人工绿化,16万余亩的沼泽地被清泥后变身清澈见底的淡水湿地,不时有野鸭、黑颈鹤等鸟类飞过。

  (原文刊发于2017年11月29日新华网)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1/29/c_1122030319.htm 

热点推荐
  •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宣言书、动员令、集结号。细读报告中的这些“关键词”,无不说到了西矿人的心坎上,更加坚定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信心与决心,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锚定党的二十大关键词,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西矿力量。本期专栏,用一组海报分享西矿人眼中的“二十大关键词”。
  • 漫漫征途忆峥嵘岁月,声声嘹亮颂百年初心。6月26日,集团公司党委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欢歌新时代、颂歌献给党”红歌大传唱活动。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内蒙古、海南、北京等地,西矿近千名党员干部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跨越千里,同心、同愿、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饱满的热情、嘹亮的歌声、激昂的旋律,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献上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美好祝福。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6月26日,集团公司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激励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凝心聚力走好西部矿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讲话,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白永强宣读表彰决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威主持。
  •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新春佳节是万家灯火、阖家团聚的喜庆日子,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生产安全平稳运行,舍“小家”、为“大家”,奋战一线、恪尽职守,以忘我的奉献精神,书写着西矿人的责任与担当。
  • 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藏东高原,来自全国各地20余家参建单位,上万名建设者,战严寒、斗风雪、抗高反,历时短短20个月,完成玉龙铜矿改扩建工程建设各项任务,目前生产启动仪式即将举行,让我们通过一组现场图片,带您走近西矿“一号工程”。
  • 有一个光荣的身份叫共产党员
    有一个庄严的仪式叫入党宣誓
    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叫“我是党员我先上”
    有一份郑重的承诺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 为全面确保玉龙铜矿改扩建工程顺利投料试车,玉龙铜业动员协调各方施工力量,严格按照“五增措施”,持续增加作业人员和装备,分批抽调公司员工配合参建单位,参与到供水、供电等项目人员紧缺的施工现场,在保障施工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党员示范岗、青年突击队作用,掀起协力追赶工期冲刺热潮。今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看看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 6月30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召开纪念建党99周年暨庆“七一”表彰大会,激励和动员公司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深入推进“三大变革”,奋力开创西部矿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白永强参加,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威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