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业集团机关小车队深入推进管理纪实
文 | 张倩
在西部矿业有这样一群人,在不到一平方米的工作园地,每天与时间赛跑,成为公司最活跃、最形象的流动窗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每天与车相伴,长途跋涉,风雨兼程,在苦与乐的交织中安稳驶过。如果在驾驶员身上能深深地体会到优质、文明、温暖的服务,那么谁都会给这个企业点赞,谁都会给这个企业的文化文明和品牌价值加分。
俗话讲,工作分主次,角色无轻重。西部矿业集团机关小车队在发出“增强内在凝聚力和提升外在形象”的强音中,立足实际,找准定位,强化管理,改变车难管、费用高、效率低等局面,唱响了服务本质,展现了窗口形象,体现了责任担当。他们如何管理团队?他们遇到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他们的理念如何与公司保持一致?走进小车队,体验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活力和情感释放。
突出重点 全面提升管理新局面
“只有深入驾驶员队伍,听听他们说什么想什么,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也只有这样,驾驶员才会把公司的车看成自己的车,做好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原小车队队长徐启东深有感触。
车队难管,这是业内共识。管理好一个车队,不是只要管好了驾驶员、管好了车、管好了油那么简单,还要科学管理、人文管理。作为公司对内对外服务的“门面”和“窗口”之一,机关小车队共有驾驶员17名,党员13名,平均年龄35岁左右。车队各种型号车辆30多台,担负着公司各类用车的服务工作。
每年行驶40多万公里的小车队团队,以狠抓队伍思想为主线,坚决贯彻安全、服务至上的原则,自上而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2017年,小车队制定和完善车辆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驾驶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坚持每周六召开安全例会,开展包括政策制度、驾驶技能、车辆维护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交流。车队尤其更加注重8小时之外的管理和教育,及时了解新交通规定和路况信息,阅查交通图册,交流车辆驾驶实践经验,将各种交通路线熟记在心,行车中少走弯路,省时省油。车队还建了微信群,及时关注驾驶员思想动态,随时随地与出差驾驶员联系,沟通道路、车况、人员等情况。
安全是车辆运行管理永恒的主题。车队人少事务杂,面对公司大量的长短途公务出车和接待任务,先从驾驶员招聘开始把好关,对职业道德、技术状况、身体状况、家庭背景、年龄结构等都要经过合格的选拔,以保证驾驶员整体素质的质量。车辆安全检查是车队工作的源头管理,原则上实行驾驶员与车辆一对一负责制,从日常派车到紧急调车,从业务用车到出差用车,车队对每辆车都明确了责任分工。为使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驾驶员对车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做好安全台账管理,做到出车前认真仔细检查车辆,收车后认真检修车辆。
小车队不仅负责出车任务,还负责全公司所有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加油、保险、年审、维护保养等各项事务的处理及费用审核结算等工作。车队管理树立经济管理理念,讲求经济效益,严控车辆运行和维修费用。比起前两年,总部机关部室下基层多了,出车多了,长途也多了,全年行驶公里数比往年翻一倍多,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大小事故,运行管理成本保持平稳,费用节约成效显著。
针对公司车辆运行时间和行使里程较长,日常维修维护费用较大这一问题,对全公司公务车辆进行重新核定并优化配置,进一步精简车辆规模,报废车辆长期闲置造成浪费,盘活公司车辆资产809万元,从各方面降低车辆运行及管理费用。同时,对汽车维修厂家进行综合性评价,选定了维修质量高、价格合理的修理厂家,实行定点维护维修,在降低维修费用的同时提高车辆维修质量。
聚焦队伍 形成集体合力
团结协作是战斗力,无论什么工作,仅靠个人能力都无法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驾驶员的工作性质是长年累月出门行车,有时路况很复杂,大家常常在一起交流行车经验,按道路、季节、车况等情况,对危险点进行分析,行车中做到心中有数。车队每人负责一辆车,哪怕是为坚持原则而得罪过好友,为加班加点而耽误自己家庭的事情,只要接到任务,随时用车,随时出车,没有发生过一例由于出车不及时而耽误工作的事情。
2015年7月,集团公司张永利董事长上任后,行程一万多公里对全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车队司机蔡景辉和张平志负责此次车辆保障任务,在20天的行程里,穿越在大漠戈壁、草原、雪山、高海拔等各种路况上。每天行程结束,他们顾不上休息,还要认真检查车辆安全。早上要提前起床,检查车辆,准备好保温壶、手电、大衣等用品。这一路上,处处为别人着想,时时为安全着想,严谨的作风和细致的工作肩负着安全行车的责任和使命。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只要生产一线不休息,车队就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无论是五一、国庆,还是元旦、春节,他们都始终坚守岗位,时刻准备出车。赶上生产单位生产的黄金季节,公司主要领导、各职能部室经常放弃节日休息时间到基层现场检查、调研和解决问题,有时十几台车每天都不停歇在运转。同时,积极配合各部门业务用车需求,遇到车辆用车紧张时,及时主动与各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实行“拼车”模式,实现统筹安排,尽最大能力解决出行困难,满足出行需求。
车队不仅仅安排好人员和车辆,还要安排好行车路线。有的行车路线可能比较固定,但有的却要随时变化。为做好每一个细节,负责车辆调度的队长就要对每个车的大小、车况了如指掌,熟悉全队的驾驶员状况。通常情况下,任务重要和艰巨时,要能力强,熟悉道路情况的驾驶员去执行。
铮亮添彩 提升打造服务新形象
安全运行就是效益,服务满意就是追求。“要保持车况安全良好、车容车貌整洁、上车要问‘您好’……”在每周六的晨会上,徐启东认真讲解着驾驶员职业道德、语言与行为礼仪要求等方面内容。“这样挺好,相互尊重,也能体现出我们驾驶员的文明素质。”其中一位驾驶员对身边同事说。
机关车队是一个以服务为主的群体,既要服务上级领导,也要服务机关干部职工。过去有个别驾驶员说话口气大,长期在行车中形成麻痹思想和厌倦情绪,特别影响机关形象。为把这样一支队伍带好,形成合力,小车队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和业务修养,注重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工作,规范驾驶员文明礼貌行为,使他们意识到服务好不好,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关乎整个车队乃至企业形象。每次出车前,驾驶员都要做好充分的出车准备,配备好保温壶、防暑及高反药箱、大衣雨伞等,一些细小服务环节都要考虑周到。行车中,不仅把同事安全送抵目的地,还经常帮助搬运货物、器材、行李等,跑前跑后,主动热情做好服务工作,直到任务完成后才稍有放松。
驾驶员郭玉在一次单独运输物资途中,车驶入青海昆仑山脉可可西里腹地马尔增雪山时,当时海拔达到4300米,郭玉感到胸口部位不舒服,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仍然坚持将物资安全送到。第二天一大早,他感觉身体状况更严重,为不耽误返程计划,他没有多加休息,坚持返程,进入无人区时,他不时咳出大量血性泡沫痰,口鼻不住往外冒血,他这才意识到高原反应引起的肺大泡破裂,极可能危及生命。他当即立断,拿出刀戳破胸大肌,及时引流排出肺气,最终安全到达。事后得知,当时他的肺已经90%不能工作,肺液堵住,心脏移位。很难想象,行车近20小时,他要用怎样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这一点,没有心怀敬业的意识,怎么可能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强忍巨痛作出一系列动作?至今,他胸部还留有一条很长的刀口痕迹。
驾驶员随时有任务随时出发,工作时间非常不规律,但是由于公司用车需求较大,车队驾驶员加班加点就成了常事。有着十九年驾驶员生涯的章对英,对开车很有感情,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总能将人心拉近。章对英很爱护车,每次出车回来,先打一桶水擦去车上的污泥,再看看车有没有毛病,然后才放心走开。作为一名驾驶员,他的生活中没有稳定的节假日,长期与妻子分居两地,平日里还要照顾三岁的孩子,十几年来,他行车超过百万公里,从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也没耽误过一次出车,踏踏实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毫无怨言。
这样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用执着和担当,兑现着服务承诺,保障了车辆安全运行。他们的一点一滴是西部矿业整体作风和形象转变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亮点。对于今后工作,他们依然充满信心、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