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我已在锌业分公司度过了四个春夏秋冬,依稀记得四年前初到锌业时的场景。四年前的锌业还处于土建时期,而我,也如同初建的锌业,对公司的一切充满了陌生和彷徨。我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踏入净化工段,但随着实习、试车、投料生产,在岗位上一步步摸索、学习、总结。现在,我能很好的与同事相处,并能和同事一起解决各类生产问题,公司运行越来越顺畅,我也从一名团员成为车间团工作负责人。
2017年,以我们青年为主力的净化车间实现产量跨越式增长,各项生产指标逐步接近设计指标。在中和净化车间生产之初,面对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整个车间工人师傅们主动学习操作技能,组建了8个生产班组,由于有年轻血液的不断补充,原本平均年龄40岁的队伍,逐渐扩充成为一支专业化、责任化的队伍。尤其是车间年轻员工,从加入这支队伍的第一天起,“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掌握新技术,贡献十万吨”就与净化车间融为一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西矿凯歌,多少天为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在岗位技能指导书中奋勇攀登,练就一身扎实技能,多少次为稳定生产不拘一格,大胆革新。
我们不会忘记,今年5月中旬,由于除铁后液中含类似有机物物质过多,镍钴杂质高和液体质量极不稳定造成锌粉等辅料加进去与液体反应效果差,镍钴杂质难除,给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面对困难,净化工段的任何人都没有退缩。主任一句话:“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正是这句话鼓舞了所有人的士气。在全工段上下共同努力下,探讨解决方法,不断调整工艺参数。最终采取提高反应温度、加活性炭来吸附除铁后液有机物和加硫酸铜来刺激液体反应的方法,使新液钴含量保证在0.001g/L,镍保证在0.0011g/L左右,稳定了电解的新液供给。同样在6月初以来,由于氧浸后液中含酸不稳定,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比例失调、焙砂质量不稳定及员工操作经验相对欠缺,造成中和浓密机悬浮物不沉淀,上清线液位低,难以给净化工段保证稳定除铁后液供给,为了解决困难,整个车间又一次排除万难,多次研讨调整中和PH值,派员工24小时检测浓密机上清线,开通焙砂浆化系统,将中和难以沉淀液体暂时输送到净化钙镁浓密机,终使上清线最高达到2.8m,Fe稳定在10mg/L以下,保证了液体供给,终于解决了生产上又一个难题,攻克了又一个难关。
我们不会忘记净化工段青年员工带头在全车间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给车间全体员工树立了榜样。如全车间泵冷却循环水系统的改造;中和浆化焙砂管线改造;将焙砂管线改为闭合循环管线,这些改进不仅减缓了清理管线的周期,还节省了原辅料,焙砂单耗可降低0.001t/阴极锌,依据十万吨年产量,可节约资金150万元。
我们不会忘记,为了中和净化的正常生产,从公司领导到净化车间的每一个职工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公司领导多次来到生产现场,对此给予了很高的关注;车间领导经常深入车间跟班现场指挥生产;我们的两个主任经常是几天几夜不回家;四位工段长认真钻研中和净化生产技术,不厌其烦的向职工传授工作技能;8位班组长带领班员克服生产难关,多次创出质量生产记录;每一位操作员工好学肯干,对设备操作非常娴熟。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支“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净化队伍,我们的事业才能在锌冶炼行业中绽放奇迹。这支英雄的队伍,此时正迈着坚实的步子,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我们净化青年无疑是车间取得如此成绩的中坚力量。我们这一代青年不断成长,不断贡献,在这样一个车间里,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