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玉龙铜业人的“老西藏”精神
(玉龙铜业 黄春艳讯)玉龙铜矿办公区位于4200M高海拔处,高原缺氧,夏季的含氧量也仅为60%,进入冬季后氧气更是稀缺。然而,就在2008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迎新的喜悦已经开始弥漫在神州大地上时,玉龙人仍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高海拔的地区上,无所畏惧、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保证着矿区所有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
一、机电安装:坚守生产第一线
为确保公司试验厂、综合楼的正常供电,机电工程驻110千伏总降变工程的工程师每天往返于综合楼住宿区与总降变工程之间。他们要督促施工队在其离场之前,必须完成总降-选矿厂10KV架空线路中塔基的组立。
总降变工程海拔高达4500M,早晚温差大,严寒相逼,但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用电,总降变副站长章文祥带领着运行维护人员,一直坚守岗位。
目前,硫磺制酸厂正在进行设备及工艺管道安装及电气的部分安装工作。按要求到1月20号停止安装工程,任务艰巨。作为硫磺制酸厂施工负责人的贲春光,丝毫不敢怠慢。每天早上九点,贲春光就会乘坐公司通往矿区的通勤车赶到海拔4500M以上的硫磺制酸施工场地,监督施工方是否按照冬季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萃取车间冬季保温施工是安装工程中的辅助措施,主要目的是为玻璃钢、防腐工程的质量作保证。根据08年3~4月的安装工程进度要求,3月份以前必须完成冬季设备安装。为了尽快完善萃取车间冬季保温施工,该项工程的负责人黄莆光、孙智伦两位工程师,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按时出现在施工现场,遇上技术问题立即现场解决;遇上设计问题积极主动地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沉甸甸的责任感,充填着工程师们的心。在他们眼中,西藏的冬季与夏季没有什么区分,缺氧不缺氧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那才是头等大事。工作做好了,辛苦得到了回报,再苦也值了。
二、矿山测量:责任重于泰山元旦过后第二天,天刚放亮,矿山处的测量工作人员就开始向4700M的采矿工业区出发了。清晨的高原,天寒地冻,呵气成冰。尽管穿着棉大衣、大棉鞋,戴着棉帽子,但是室外零下二十来度的气温,再加上寒风的侵袭,还是冻得他们禁不住瑟瑟发抖。然而,责任重于泰山啊!他们顾不了那么多,扛上测量仪器就往山上奔。他们要趁矿区每天上午天气好的黄金时段,把采矿工业区方圆14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数据准确地测量出来,提供给北京设计院,作为今后玉龙铜矿的设计依据。
目前,测量工作已进入尾声,他们要尽快把剩下的测量工作完成,以便进入下一阶段的测量工作。
三、试验厂:坚守岗位以厂为家酷寒难耐,刘丰成厂长带领着60多名员工仍然坚守在试验生产第一线。他们的任务是继续完成全堆浸试验的后期工作并为完成08年200吨电铜的生产任务而奋斗。
堆场寒冷的深夜,有滴淋工们忙碌的身影;车间隆隆的机器声,是他们迎接胜利的战鼓声。苦不苦?苦!累不累?累!可是玉龙铜业每个人的脸上依然挂着由衷的笑容,因为他们懂得:自己是在为玉龙铜业的腾飞作贡献,是在为西部矿业的崛起添砖加瓦!